Please ensure Javascript is enabled for purposes of website accessibility.
资讯
資訊
世界寶石學最高權威‧一個傳統的教育及研究機構

GIA 珠宝设计课程是一套系统化、有效率的珠宝设计学习过程,让您在短时间学得珠宝设计之必要方法。发展珠宝设计技巧去创造及运用不同的色彩,绘出实际宝石尺寸及细部之设计。学习如何使珠宝设计具美感并顾及避免镶工时产生问题与珠宝设计作品长期配戴时之舒适性。 您将经由 GIA 珠宝设计讲师密集的训练及专业的指导,学习到如何由草图到绘出宝石、金属及珠宝首饰,在珠宝设计课程结束时,学生将展示出完全装裱好的珠宝设计作品邀朋友来参观 。

 
资讯

钴扩散处理蓝宝石 Cobalt-〝Diffused Sapphire〞

刊登日期:2007/1/16   |   资料来源:GIA Taiwan
 
 
自1880年代初期,扩散处理蓝宝石Diffusion-treated Sapphire被公开之后,这几类的处理宝石便常可见到其判定方式的文章发表,对于蓝色的即是将钛元素扩散进入宝石的表面所形成。而在这些文章发表之时,我们其实亦知道有以钴代替钛元素实验性的蓝宝石扩散处理,这种宝石所呈现的蓝色是很动人的,但其颜色层太薄,以致在60倍的放大之下,都还很难见到,而之后的数年间,也未曾见过此类产品出现于市场上。

而在不久之前,有两颗各重2.23ct和2.74ct的蓝色蓝宝石被送到GIA的宝石业鉴定中心里,并要求判定,其中2.74ct蓝宝石相当容易的便可判定是为扩散处理后的蓝宝石,因其展现出下列特色:在二碘甲烷中的高明显性、颜色聚集于宝石刻面稜在线,以及不均匀的块状颜色。

但另一2.34ct的蓝宝石则大不相同,由外观上来看这颗宝石较前者颜色更深且更加鲜艳,折光率为超率限,在桌上型的分光器下可见典型因钴所产生的三条宽吸收带。放大观察下亦不见任何的内含物,但在靠近表面的地方有无数的小点分布,并且有些刻面稜线显得颜色较为苍白。

因为折光率比预期的高太多,因此以拉曼显微光谱侦测,发现与蓝宝石相符合,因而再以EDXRF测试,发现在宝石的表面集中有大量的钴元素。很明显的,宝石本身的高折光率是由钴元素所导致,这种情形亦有过先例,尤其是发生在热扩散处理的红色刚玉red diffusion-treated corundum,此外,更有表面因钴杂质而形成蓝绿色的拓帕石,这种拓帕石通常我们亦以扩散处理来称呼,但我们并无法确定其处理的方法究竟是否经过扩散的过程。就如同拓帕石一样,这颗2.23ct的蓝宝石表面所呈现的蓝色表层几乎是看不见的,它薄到连很小的缺口或细微的刮痕都能使宝石露出内部的无色区域,因此无法确认这蓝宝石是否有经扩散处理,或是与钴元素仅产生某种表面的反应而成。

对于此颗蓝宝石引发了许多的疑问,我们无法确定像这样的宝石究竟是否已进入市场大量贩售,但随时应注意确是一种应具有的谨慎态度。

 


上一篇:

辐射变色氟石

下一篇:

GIA提供最新的合成钻石鉴定服务,以低价的鉴定费用反馈珠宝业界及消费大众



关于GIAGIA教育鉴定所学术研究资讯校友园地仪器与书籍联络我们   

网站设计

最佳浏览分辨率为1024x768

版权所有 © GIA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10551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 3 段 270 号 3F 电话:02-27719391 传真:02-2771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