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法合成 Flame-Fusion Synthetics 在所有红至粉红色的宝石里,刚玉是最受欢迎及最经常有合成品。因为合成刚玉是如此普及,所以知道如何鉴别它们是很重要的。 合成刚玉具有与天然刚玉基本上相同的物理、化学和光学特性,所以两者间的分辨有时是具挑战性的。然而天然宝石还是具有较合成品多样化的特征内容物,所以放大观察是分辨天然与合成刚玉的最有用及可靠的测试。 若是无法确定其为天然或合成,则最好将宝石送交独立的鉴定所,如GIA宝石鉴定中心,作进一步的检测。 有两种最常用于生产合成刚玉的程序
● 熔化法 melt process(火焰法及拉晶法) ● 溶解法 solution process(助熔法及水热法) 每种制程创造出它们特有的特征,本期我们先讨论火焰法,再于下期报导拉晶法,往后继续讲述溶解法。 火焰法又被称为Verneuil法,为纪念本法创始人Auguste Verneuil而命名。因为是最便宜的生产方式,火焰法制成的刚玉产量丰富,也因生产费用低廉,其成本有大部分是来自加工的费用,也因为材料便宜制造商在切磨过程较不留意,故切磨后的火焰法宝石的刻面上常有抛光痕存在。 火焰法合成的宝石经常被切磨成比例良好的特定尺寸的剪式切磨scissor cuts(如右上图)或明亮式切磨。此两种切磨形态较少发生于天然宝石,它们较常被切磨成混合式切磨,很少切磨商会将优质天然红宝或蓝宝切磨成特定尺寸,因为这些材料相当昂贵,即便是很小的尺寸亦然。火焰法合成刚玉的典型内部特征是弧形线条及弧形色带,检视宝石时,应避免与抛光线混淆,弧形线条(U_13941.gif)会跨越刻面稜线而抛光线则不会。火焰法合成宝石也可能含有高反差的气泡。
制造商进一步加工火焰法的宝石来生产合成星光刚玉。与多数的天然星光宝石比较,合成品具有非常明锐的星线、强烈的体色及平坦的底部。它们与典型的火焰法合成宝石一样,可能会呈现弧形线条及气泡。 另一种处理可能误导欠缺经验的宝石学家,处理商有时会淬冷爆裂火焰法合成刚玉,并且将其置于硼砂助熔剂内加热(U_13944.gif),以愈合淬冷爆裂所引起的裂纹,它们类似某些加热处理刚玉的内含物,如缅甸猛速所产的。虽然典型火焰法的弧形生长特征依然存在,但较未经处理的火焰法材料难以辨别。 下期将继续报导拉晶法 Pulling-process Synthet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