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A鑑定實驗室最近收到一顆4.75克拉,淺黃色,八角形明亮式的藍寶石,經鑑定後判定該寶石為鈹元素擴散處理藍寶石。該顆寶石折光率為1.761-1.769;在可見光光譜下並沒有典型吸收光譜,在長波紫外線下有中至強度的橙色螢光反應但帶有些微藍白色的陰暗處,而這些測試的特性都與黃色藍寶石相符。 在顯微鏡檢視下,可看到十分明顯的色域及一個小型部份癒合的裂縫(指紋狀物)內含物。此外,將此顆寶石浸入二碘甲烷後,可看到在無色中心區域的外圍有著一圈侷限於表層的黃色色域。此點可證明該寶石為鈹元素擴散處理過的產物。 然而在內含物中有多個外形不尋常的半圓形帶狀的內含物,它是由許多微小的白色顆粒所組成。在天然或合成藍寶石中我們未曾遇過此類型的內含物。因為大部份的內含物都會受到高溫處理而有不利的影響,我們合理的解釋這些是導因於鈹元素擴散處理過程中所留下的。
各位校友欲知更進一步的相關資訊請詳見GIA Gems & Gemology季刊(2003 秋季刊)。請逕向GIA Taiwan洽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