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縫填充乃是將透明物質注入觸及寶石表面的裂縫,進而使裂縫的可見度降低。此處理可以改善淨度外觀並增進部分寶石的市場性。 由於裂縫填充會對寶石的價值產生影響,並且需要對寶石特別小心的呵護,因此在交易的每個環結都必須盡告知的責任。學會如何偵測裂縫填充是正確告知的第一步。 具有觸及表面的裂縫的有色寶石幾乎都可能經過這種處理,然而最常見的是祖母綠。除了高品質的等級,幾乎在市場上的每顆祖母綠都有裂縫填充。其他種類的有色寶石—例如剛玉、碧璽、亞歷山大變石和丹泉石—有時也會做裂縫填充,不過沒有像祖母綠來得普遍。樹脂和油料都曾被用來做裂縫填充,而且有時被合併使用。 樹脂包括有天然黏著材料像是加拿大樅樹(Canada balsam),以及人工樹脂像是環氧樹脂(Opticon)。樹脂被填入觸及寶石表面的裂縫,再利用化學催化劑或使用其暴露在光線或高溫下而在一段時間後硬化。 油料,如常見的西洋杉油(Cedwood oil)並不會硬化,因此堅固性較低。油料可能是天然或人工製造,亦或兩者混用。 當裂紋在放大觀察下可見時,基於填充物和寶石折光率的些許差異,可能會產生閃現光。首先,使用反射光源,找出觸及表面的裂縫,將光源調整為暗場照明,檢視裂縫是否延伸到內部,且轉動寶石。倘若填充物存在,當背景為暗時,可能會見到一種顏色,而背景為亮時,則會見到另一種不同的顏色,有時在同一個位置會同時出現兩種顏色。人工樹脂常會在暗背景下出現有黃色到橙色,而在亮背景下則出現靛色到藍色。 這個被稱為「閃現光效應flash effect」的現象,發生在平行於裂縫的平面上,不同於經常垂直於裂縫且常展現虹彩顏色的未填充裂縫。閃現光效應在深色的寶石較輕微因此較難以偵測,而有些填充物像是西洋杉油(Cedwood oil),則完全不會展現閃現光效應 在紫外線輻射下填充物和寶石會有不同的反應。然而不是所有填充物都有螢光反應,所以這個測試並非絕對可信。針對那些既不展現閃現光效應也無可區別螢光的寶石,在適當的光源下放大觀察是偵測裂縫填充物的關鍵測試。填充物有時含有氣泡,使其明顯易見,並且由於硬化的緣故,它們可能產生一些在暗場照明和高倍放大觀察下可見的破裂紋理或者流體構造。填充物可能會褪色或留下殘渣,這些都是足以證明裂縫填充的證據。 填充物也可以用熱針來偵測,由於高溫可能會使填充物自裂縫中移出或冒出「汗」來。高溫可以毀損一顆寶石,所以切勿以熱針碰觸它。也須注意單單由顯微鏡的光源所散發出的高溫也能夠使寶石中的油料出「汗」。  | |  | 就如同大多數的祖母綠,這些祖母綠所含的填充物,意圖降低裂縫的可見度。 | | 在暗場照明下,基於祖母綠和裂縫填充物折光率的些許差異,會產生清楚可見的橙色到粉紅紫色的色散光效應。 | | | |  | |  | 即使是不同的祖母綠,只要使用環氧樹脂(Opticon)做裂縫填充的材料,就會在亮的背景下(左圖)展現藍色的閃現光,並在暗的背景下展現微橙黃色(右圖)。 | | | |  | |  | 在填充的祖母綠中常見氣泡。此填充的小洞中的環氧基樹脂,展現球狀的氣泡。 | | 白色、褐色或黃綠色的殘渣,可能是填充物質褪色或蒸發的結果。 | 相關圖片請查閱GIA Insider March 26,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