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盐酸、硝酸可以用来测试部份宝石,而甲醇、丙酮或是去光水也可用于其他宝石的检测。但因这些物质对宝石存有某种程度的损害,故操作时需特别小心。
稀盐酸可以用来鉴别如方解石、碳酸钙质珊瑚、贝壳、孔雀石及菱锰矿等碳酸盐类宝石,但应避免将此运用于珍珠。 使用稀盐酸时,切记调配的浓度不可超过10份水、1份盐酸,安全考量,调配时应将酸液倒入水中,千万不可将水倒入酸液。 在宝石不显眼的区域滴上一小滴针头大的溶液,注意其反应,配合放大设备可使起泡反应更容易见到,因为盐酸的侵蚀性很强,一旦见到反应,应立即以烘焙用苏打混水清洗表面,然后擦干。 相同的程序也可用来分辨青金石及一种仿青金石,接触盐酸时,青金石会发出明显的腐蛋臭味(硫化氢),若方解石含量高时会产生泡沫,某些仿青金石也会发出腐蛋臭味,而酸液会在检测的区域留下白点。 丙酮可用来检测部份染色青金石,以棉花棒沾取丙酮,并在宝石不显眼处短暂地磨擦,然后以湿布快速地擦拭宝石,以将损伤减至最低,并检视棉花棒上的颜料残留,若为染色,则棉花棒会呈现浅蓝色。
仿青金石有时会呈现相同的反应,然而部份今日所用的青金石染料接触丙酮时并无反应,若宝石被怀疑为染色,但染料并不溶解于丙酮,则重新以棉花棒沾取稀盐酸或甲醇重新检测。 当检测青金石珠串是否为染色时,小心不要接触到线,青金石通常会串在蓝色的在线,它可能会使棉花棒变蓝,而导致错误的结论。除此之外,许多染色的青金石表面有蜡或塑胶覆层,它可以改善青金石的外观及坚固性,但同时也影响了染色的检测。 丙酮也可用来区别被称为柯巴脂的仿琥珀及真琥珀,依循之前检测青金石的步骤或使用玻璃滴管在样品不显眼处滴上一滴丙酮,柯巴脂会在2至3秒内变为黏黏的,而对琥珀的影响则很轻微。 天然黑珍珠在长波紫外线会呈现荧光反应,而染黑色则无反应,若无法依据紫外线测试来下结论,则可以棉花棒沾取稀释50倍的硝酸液于珍珠不显眼处作检测,然后快速地以湿布将珍珠擦干净,以减低损害,然后检视棉花棒上是否有颜料残迹,但必需注意的是,即使没有褪色,珍珠仍可能为染色。 以上所列的酸液或溶剂的检测对宝石都有某种程度的损伤,仅有在其他测试无法分辨时,不得已的状况才为之。 相关资料可参考GIA宝石鉴定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