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些0.05~0.30克拉大小的米粒鑽是Chatham Created Gems公司所製的合成鑽石,戒指中密釘鑲的93顆天然鑽石,其總重達1.12克拉。 |
設計珠寶中常採用小型的彩色鑽石,主要為黃色、粉紅色及黑色,而且在全球各地也相當普及,同時也有那些未經公開告知的合成商品。
在分級實驗室的鑑定歷史中,很少會有小於0.20克拉的鑽石,因為它的分級費用予其價格相差不遠,所以送鑑定在經濟效益上並不大。
GIA最近的國際寶石學研討會中,鑽石報價表的發行人Martin Rapaport表示有某些零售業者在銷售某些商品時,並沒有完全公開,其中亦包括了高溫高壓處理,他提及此點並不會令人覺得十分驚訝,因為在珠寶設計師中,此種鑽石的需求越來越大,而彩鑽在天然鑽石中所佔的比例僅有萬分之ㄧ。
在2006年末期至2007年初期,日本的研究人員隨機的抽測了許多鑽石珠寶,發現其中有某些比例的彩黃色米粒鑽並沒有公開它是合成鑽石的事實,他們的研究報告出現在2008年寶石及寶石學季刊秋季號中,披露了870顆小鑽中約有10%的鑽石是藉由高溫高壓製程所合成的合成鑽石(其尺寸範圍約在0.01~0.15克拉),此外受測的密丁鑲墜子及戒指有一半包含有合成鑽石,然而這些還只是僅限於黃色的樣本,而粉紅色及藍色的合成米粒鑽亦有不少是在沒有公開告知的情形下在市場中銷售。
科技已經走到這般田地,而GIA則可以用十分合理的價格來檢測小型鑽石,對每顆鑽石的測試酌收25美元,這種品質確認服務對於小於0.20克拉(黑色鑽石則在0.5克拉以下)的裸鑽即已鑲嵌鑽飾都可接受。
其中的測試項目包括鑑定天然、合成鑽石或是鑽石類似石、鑽石類型及檢測成色或淨度是否有經過如塗層、高溫高壓處理、輻射處理、裂縫填充及雷射洞處理。
此外戴比爾斯用來檢測合成鑽石的儀DiamondSure及 DiamondView,在2000年代初期有再度改良可以用來鑑定小至0.03克拉的鑽石。
在過去十年間鑽石首飾上採用黑色鑽石是相當普遍的,因為設計師偏好黑色及白色鑽石的對比效應,但是其中有絕大多數是處理過的,通常是熱處理。而GIA的研究人員對此類的鑽石有一套精確的檢測方法。
在人們關注高價位寶石的當下,對低價寶石公開告知處理及合成鑽石亦十分重要,因為珠寶業界中最重要的仍是"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