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夹杂在玻璃中的红宝块显示此宝石为组合的。 |
 |
此种螺旋状的内含物十分不寻常, 指示此宝石可能为铍处理。有时可见于较新的蓝色扩散处理蓝宝石上。 |
 |
复合的热处理可将柯巴脂转变成为绿色, 而与处理过的琥珀几乎无法分辨。
|
宝石处理对珠宝市场有重大的影响, 而GIA鉴定中心一直是鉴定这些处理宝石的先驱。GIA西岸鉴定中心的宝石鉴定部门总监Shane McClure, 近期在一场对学员及教职员的演说上, 说明GIA在这方面的努力。
Shane McClure特别提出数种曾经送至GIA鉴定过的处理宝石作为例子, 首先提到来自马达加斯加的玻璃填充处理红宝石, 该地所产的红宝石原石具有相当多的裂缝, 并不适合切磨成为宝石, 但裂缝填充处理后, 将此材料转变成相当动人的宝石。这些商品首次在市场上曝光时, 因含有气泡及蓝色与橙色的闪现光效应, 所以可轻易被辨识, 而需注意的是其填入的材料, 可以耐高热, 但却不耐清洁宝石所用的溶剂。
再来, 最近市面上涌现一种几乎是藉由玻璃将它们包裹在一起的处理红宝石, 有些填充得很严重, 甚至玻璃所占的比例高于红宝石。实质上, 它们象是夹杂在玻璃中的红宝块, 这种低质量的红宝石, 因受去年七月份起, 缅甸红宝石被禁止进口至美国的影响, 而变得更广为流行。大量的该种处理宝石被用于珠宝首饰上, 为不知此种处理的珠宝商带来极大的困扰。
另一个处理的例子是铍扩散处理蓝宝石, 此种处理在2001年便已经在市面上出现, 最初发生在如帕帕拉夏(Padparadscha)的粉红橙颜色宝石上, 因为未公开告知及未被检测出, 而在日本造成相当大的问题。
最近在市场上也出现以高温持续加热二至三周的铍扩散处理蓝宝石, 在曼谷的宝石市场上引起一阵恐慌。这种处理蓝宝石十分困难检测, 因为化学元素铍已完全渗入此颗宝石。 雷射偶合质谱仪(LA-ICP-MS)是用来检测此种宝石的最有效方法。亦被尝试藉由检视某些内含物, 如螺旋状的图案(以前未曾出现过)来辨识。
McClure提到, 某些宝石可能作〝多重〞的处理, 例如硬玉可以藉由漂白去除褐色体色, 然后再灌胶以增加其透明度及坚固性。而也有人用塑料来处理多孔性的珊瑚。 其它处理, 如加热处理柯巴脂以仿制绿色琥珀, 或是漂白红石髓以仿火玛瑙。去年, 在大家没有警觉的情况下, 有相当多的涂层丹泉石出现在市场, 而在GIA说明可检测此种处理后, 它们就此消声匿迹。
|